在芝卡朗(Cikarang)的智能制造工厂里,一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上,安装着一只不知疲倦的“慧眼”——一台基于人工智能(AI)的机器视觉质检系统。它通过高分辨率的工业相机,以每秒数百次的频率,拍摄着传送带上经过的每一个产品,并将图像实时地传输到后台的AI服务器上,由算法来判断其是否存在瑕疵。这项技术,极大地提升了质检的效率和准确性。然而,一些工厂主却困惑地发现,这只本应“火眼金睛”的AI慧眼,偶尔还是会“看漏”,将一些明显的次品,判定为合格品。问题,可能不出在AI算法,也不出在相机,而出在连接工厂与后台服务器的那条网络专线上,一个极其微小却致命的指标——网络抖动(Jitter)。
要理解“抖动”的危害,我们需要先科普一下机器视觉质检系统的工作原理。它是一个对“时间同步”要求达到极致的系统。工业相机,被设定为以一个极其精准、固定的时间间隔(例如,每10毫秒)拍摄一张照片。后台的AI服务器,也预期会以同样的时间间隔,接收到这些照片,并按顺序进行处理。
网络抖动,就是“时间节奏的破坏者”。它指的是网络传输延迟的波动。例如,第一张照片,经过网络传输,延迟了20毫秒到达服务器;但第二张照片,因为网络瞬间的拥堵,延迟了50毫秒才到达;第三张照片,网络又恢复了,延迟变回21毫秒。这种延迟的“忽高忽低”,就是网络抖动。
这种抖动,对于AI质检系统,是灾难性的。它会导致服务器接收到的图像帧,其时间间隔,不再是精准的10毫秒,而是忽长忽短。这会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:
图像帧乱序或丢失:在一些极端抖动的情况下,后发出的图像帧,甚至可能比先发出的帧,更早到达服务器,造成“乱序”。或者,如果延迟过大,超过了系统的缓冲区设定,那么一些图像帧,就可能被系统直接“丢弃”,造成数据丢失。
算法处理的“误判”:AI算法在进行分析时,往往需要比对连续的多帧图像,来判断一个动态的瑕疵。如果接收到的图像帧,其时间戳是混乱的,那么算法的判断基础,就出现了错误。它可能因此“看漏”了那个只在几帧画面中出现的、转瞬即逝的微小划痕。
因此,对于支撑AI质检这类工业视觉应用的网络,我们不仅要关注其带宽和平均延迟,更要关注一个更“精细”的指标——抖动。公共互联网,充满了不可预测的拥堵和路由变化,其抖动是巨大的,完全无法满足工业级应用的需求。
想让直播效果炸裂?一万网络助你秒变流量王!TikTok 专享 SD-WAN、英国原生 IP+跨境专线、东南亚超低延迟(< 100 ms),更有超大带宽灵活扩容!量大从优、专业团队、正规渠道,一切为了你的爆单体验!企业级定制 + 7×24 在线服务,让你“直播→下单→复购”无缝衔接!快拔打 4000-968-869,抢先体验超值优惠!
唯一的解决方案,是建立一条从工厂生产线,到其后台服务器所在的IDC(互联网数据中心)的、高品质的、端到端的专线网络。这条专线,必须能提供**“无抖动”或“微秒级抖动”**的传输保障。这通常意味着,需要采用点对点的裸光纤,或是在高质量的MPLS/SD-WAN骨干网上,为其划分出最高优先级的、有严格QoS保障的虚拟通道。
对于投身于“工业4.0”浪潮的印尼制造业,AI是你们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利器。而一条“无抖动”的工业级专线网络,就是确保这只“AI慧眼”能够永远明察秋毫、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的、最关键的“视神经”。
Copyright © 2013-2020 idc10000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. 一万网络 朗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深圳市朗玥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07026347号
本网站的域名注册业务代理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